北京·正斜共存 balance act-尊龙凯时app

最美丽的家 ad style  | 2015.05.27

北京·正斜共存 balance act

因为“前半生的失衡状态”,女艺术家肖鲁为自己建造了一栋斜屋。从建造至居住,她越来越感受到这屋子的神奇治愈力,“许多领悟和转变,都是这个家带给我的。”
编辑 | wendy wang
造型 | patricia ketelsen,
作者 | 苏印,
摄影师 | manolo yllera
  • 因为“前半生的失衡状态”,女艺术家肖鲁为自己建造了一栋斜屋。从建造至居住,她越来越感受到这屋子的神奇治愈力,“许多领悟和转变,都是这个家带给我的。”从门前小径看过去,左边倾斜的空间仿佛压着右边方正的空间,这正是主人要表达的建筑理念“:看似斜压着正,其实正斜共存。”

  • 餐厅南墙,原本是水泥墙面裸露出钻孔,像是枪眼,她挂上一幅印有自己“打枪”作品的玻璃,使得墙面处理既质朴又巧妙,也使空间流动她独有的气韵。

  • 厨房里飘出的菜香,伴着花香、果香、茶香......为酷酷的水泥空间带来挡不住的家的温暖。大面积开窗和开放式的设计,让客厅显得格外通透,有着斜边沿的餐桌是肖鲁自己设计的,她很敏感地选用铁的材料“,因为铁很阳刚,正好能给刚搬进来的我一种滋补。”椅子是妹妹肖戈从798淘来送她的,桌上的茶器和随处可见的瓶花、绿植,则在默默传达主人所钟情的生活质感。

  • 一层工作室里,肖鲁不同时期的绘画、装置作品,配上她自己设计的斜书柜,形成相互制约又很流贯的气场。千年香樟树根装置是第一件搬进工作室的作品,肖鲁试着挂过其他作品在旁边,却感觉压不住“,将自己打枪的照片挂在那,就对了,可以相互制约,又很流贯。一个空间是有自己气场的。”

  • 主人:肖鲁,1962年4月出生于杭州,1988年毕业于杭州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。1989年2月以作品《对话》参加“中国现代艺术展”时,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艺术展厅内开枪射击该作品,引起轰动并导致展览暂停,同年12月赴澳大利亚定居;2003年回国,并以一本自传体小说《对话》澄清当年那段历史。现为自由艺术家。

  • 从外面看来,整栋建筑斜斜拔地而起,有着斜向问青天的凌然姿态。它也成为t3国际艺术区的一道景观。

  • 地下书房的桌面陈设着笔墨纸砚,墙上则挂满肖鲁写的字。她每天都会练一小时书法,开始中规中矩练颜体,后来会根据当天心情写两个字,字迹随性而有禅机。

  • “练字练到一定程度,会感觉到一股气在作品里,我以前是练外功,到知天命之年转型练内功,这是这个家带给我的。”二层的小客厅,黑白色系的沙发旁边,简单布置落地灯饰、盆景,地板上再摆几个蒲团和色彩缤纷的水果盘,便流露出简约禅意。阳光好的时候,肖鲁喜欢待在这里看书。

  • 在工作室的一角,肖鲁爱坐在淘来的老式木椅上画画,北墙上挂着画在毛毡上的水墨画,她说“还不太成形”。

  • 每天清晨,迎着东方的朝阳在卧室里瑜伽、冥想,如今的肖鲁,几乎每一天都是这样开始的。除了红色落地灯来自foscarini,其他的家具和家饰都不是大品牌,肖鲁喜欢按照自己的审美来挑选、布置,卧室也是她最满意的空间。很多人问她住这么大的空间怕不怕,她说“,我真的不害怕,很喜欢早晚在那打坐,特别通透的感觉。”

  • “如果我的人生可以重新开始,我愿意选择建筑,建筑是天地间的一个作品,艺术品只是它的一部分。”这组青铜子弹是肖鲁的装置《作品1号,2号》,曾参加高名潞策划的“意派”展览,此刻摆在空阔的走廊上,仿佛沉默暗示主人蓄势待发的内心气象。

  • 工作室的两组“人”字书柜,以斜的姿态打破方正的空间感。这是肖鲁自己设计的家具,寄托她对两性关系的理解“:希望它们是同等体积相依,中间点是爱情。”也掷地有声地强调了她女性主义艺术家的立场。

  • 因为“前半生的失衡状态”,女艺术家肖鲁为自己建造了一栋斜屋。从建造至居住,她越来越感受到这屋子的神奇治愈力,“许多领悟和转变,都是这个家带给我的。”从门前小径看过去,左边倾斜的空间仿佛压着右边方正的空间,这正是主人要表达的建筑理念“:看似斜压着正,其实正斜共存。”

  • 餐厅南墙,原本是水泥墙面裸露出钻孔,像是枪眼,她挂上一幅印有自己“打枪”作品的玻璃,使得墙面处理既质朴又巧妙,也使空间流动她独有的气韵。

  • 厨房里飘出的菜香,伴着花香、果香、茶香......为酷酷的水泥空间带来挡不住的家的温暖。大面积开窗和开放式的设计,让客厅显得格外通透,有着斜边沿的餐桌是肖鲁自己设计的,她很敏感地选用铁的材料“,因为铁很阳刚,正好能给刚搬进来的我一种滋补。”椅子是妹妹肖戈从798淘来送她的,桌上的茶器和随处可见的瓶花、绿植,则在默默传达主人所钟情的生活质感。

  • 一层工作室里,肖鲁不同时期的绘画、装置作品,配上她自己设计的斜书柜,形成相互制约又很流贯的气场。千年香樟树根装置是第一件搬进工作室的作品,肖鲁试着挂过其他作品在旁边,却感觉压不住“,将自己打枪的照片挂在那,就对了,可以相互制约,又很流贯。一个空间是有自己气场的。”

  • 主人:肖鲁,1962年4月出生于杭州,1988年毕业于杭州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。1989年2月以作品《对话》参加“中国现代艺术展”时,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艺术展厅内开枪射击该作品,引起轰动并导致展览暂停,同年12月赴澳大利亚定居;2003年回国,并以一本自传体小说《对话》澄清当年那段历史。现为自由艺术家。

  • 从外面看来,整栋建筑斜斜拔地而起,有着斜向问青天的凌然姿态。它也成为t3国际艺术区的一道景观。

  • 地下书房的桌面陈设着笔墨纸砚,墙上则挂满肖鲁写的字。她每天都会练一小时书法,开始中规中矩练颜体,后来会根据当天心情写两个字,字迹随性而有禅机。

  • “练字练到一定程度,会感觉到一股气在作品里,我以前是练外功,到知天命之年转型练内功,这是这个家带给我的。”二层的小客厅,黑白色系的沙发旁边,简单布置落地灯饰、盆景,地板上再摆几个蒲团和色彩缤纷的水果盘,便流露出简约禅意。阳光好的时候,肖鲁喜欢待在这里看书。

  • 在工作室的一角,肖鲁爱坐在淘来的老式木椅上画画,北墙上挂着画在毛毡上的水墨画,她说“还不太成形”。

  • 每天清晨,迎着东方的朝阳在卧室里瑜伽、冥想,如今的肖鲁,几乎每一天都是这样开始的。除了红色落地灯来自foscarini,其他的家具和家饰都不是大品牌,肖鲁喜欢按照自己的审美来挑选、布置,卧室也是她最满意的空间。很多人问她住这么大的空间怕不怕,她说“,我真的不害怕,很喜欢早晚在那打坐,特别通透的感觉。”

  • “如果我的人生可以重新开始,我愿意选择建筑,建筑是天地间的一个作品,艺术品只是它的一部分。”这组青铜子弹是肖鲁的装置《作品1号,2号》,曾参加高名潞策划的“意派”展览,此刻摆在空阔的走廊上,仿佛沉默暗示主人蓄势待发的内心气象。

  • 工作室的两组“人”字书柜,以斜的姿态打破方正的空间感。这是肖鲁自己设计的家具,寄托她对两性关系的理解“:希望它们是同等体积相依,中间点是爱情。”也掷地有声地强调了她女性主义艺术家的立场。

      t3国际艺术区位于北京t3航站楼附近,以邀请知名艺术家亲自设计自己的“梦之屋”(dream house)而闻名。刚进艺术园区,便能在右手边看到一座斜屋拔地而起,有着斜向问青天的凌然姿态。出现在门口的主人肖鲁,身着一件绛红色长袍,缓缓语调中透着平和、随性。当被问及何时变得如此正能量,她朗声大笑:“我以前那么负能量吗?”此时,工作室东墙上挂着两张她手中持枪、眼神凌厉的照片,墙角一块盘根错节如女性盆骨和阴部的巨型千年香樟树根,也以“恶之花”的姿态挑衅着观者的视觉。

      2009年,她受邀来设计一栋属于自己的房子,因为喜欢设计,她将这个建筑当作自己的一件作品来对待,并将生命体悟化为设计理念:正斜共存。“别看我现在状态挺好,很多事都看开了,正斜还是都有的;这个房子也是正斜共存,斜压着正,但当它们并置在一起,又是一体的。”循着主人的款款导引和讲解,我们走遍位于走廊东西两侧的工作室和家。尽管倾斜的建筑外观显得张扬,内部设计却透露着极简主义的低调,各个方向大面积开窗的设计,让人置身其间仿若有“船在海上,马在山中”之通透、开阔感。但若凝神观察,“斜”的影子又无处不在:斜的墙壁、斜的窗玻璃边线、斜的餐桌边沿、斜的“人”字书柜,不仅打破传统空间的规整,且多用黑色边框营造出如同书法般的线条感。

      为什么作品中有那么多“斜”的符号?“这是我前半生失衡状态导致的。”肖鲁坦率地说。在设计这栋建筑时,她曾被哈佛大学邀请去做讲座,论题便是《在失衡中寻找平衡的支点》。尽管成名作《对话》曾被过度阐释,但她一再强调当年“开枪”全是因为情感。也是因为爱,她后来在澳大利亚一待15年。2003年回国之后,她的行为作品《15枪......从1989到2003》,以15声枪击了结了那段15年的感情;而后,她做《一个关于<对话>的对话》,以夺回专属于自己的《对话》作者权;再后来,不管是向男性征集精子的行为作品《精子》,跟自己结婚的行为《婚》,还是装置《恶之花》、行为《秃头戈女》等,都以鲜明的女性立场探究爱、两性关系和女权,这使得她向来被视为女性主义艺术家。如今回头看,她却客观地袒露:“这些作品都是在一种极其不平衡的状态中创作出来的,里面有一种极大的怨。”及至2011年的行为作品《开关》,她领悟到:“人在黑暗中会发泄,会不满,但最后要突破,还是要找到光。”而在完成这个家的建造过程中,她逐渐体会到一种平衡感:“做行为艺术会利用生活中各种情绪,但做建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不能光靠情绪,除了对美学、结构的判断,还得静下来去考虑材料等方方面面的细节,需要巨大的耐心。”

      从行为艺术家的角色变身为建筑设计师,肖鲁自信于自己的观念表达和审美,却不得不面对现实情境中的挑战。当时,她负责给出建筑概念,合作的t3艺术区设计团队则帮助实现,因为对平面图感觉较差,她经常在平面图签字时看不出问题,但一到现场,就看出种种不对,因此返工情况严重。“那段时间,最头痛就是包工头老追着我问,‘这里怎么弄?’......在现场找不到感觉,我就去798罗伯特书店翻各种书,找感觉,闭上眼睛,想的都是空间怎么处理。”个性较真的她还凡事亲力亲为,有时候,为一种材料跑遍城南、城西的家具市场。有时候,遇到喜欢的东西,也毫不计较成本。“为什么说这个家建得慢,经常就是钱用光了,要等资金回笼。”尽管如此,在功能和审美之间,她的审美需求容不得折衷。她指着身侧角落里一扇不显眼的三角窗,“从功能上来说完全没必要,但我要求必须保留。”

      大概也源于这种属于艺术家的直觉和热情,肖鲁赋予整个空间独属于她自己的气韵。客厅南墙,原本是水泥墙面裸露出钻孔,像是枪眼,她挂上一幅印有自己打枪背影的玻璃,使得墙面处理既质朴又巧妙;工作室角落摆上两组她设计的“人”字书柜,即刻缓解了空间的空旷与规整,也寄寓她对两性关系的理解:“希望他们是同等体积相依,中间点是爱情。”尽管觉得室内家具还待调整,但她对卧室的布置倒很满意。这间位于二层的房间,一整面落地玻璃窗斜迎向东方,室内仅放置一张双人床和两只小柜、一盏落地灯,南墙一幅肖鲁的光头肖像照,北墙书着“神仙”二字,使得艺术质感和静谧的禅境在此处悠然相逢,流贯不息。“整个屋子我觉得只有那是通灵的。”肖鲁神秘地说。

     每天早上,看着光从东方而来,她就在卧室玻璃窗前的地毯上打坐、做瑜伽,“非常通透的感觉,我相信人是一个接收器,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神灵来找你,但你身上必须要有一股气,让它接近。”整个空间的气场,不仅改变了她的生活习惯,也渗透进她的创作。她重拾画笔,用水墨在纸上、毛毡上画行迹抽象的画作,也开始每天练习书法,地下书房的墙上便挂满她的作品:“吸呼”、“聚气”、“爱情”、“开关”等等,字迹随性而有禅机。“练字练到一定程度,会感觉到一股气在作品里,我以前是练外功,到知天命之年转型练内功,这是这个家带给我的。”

      近午时,厨房中不时飘来诱人的饭菜香味,阿姨正利索地准备中饭。“阿姨开始不会做饭,我把我会的菜教给她,又买了很多食谱让她学。”当天,阿姨为我们准备了花茶,是硕大的红枣搭配菊花、山楂、枸杞,不仅沁香可口,还煞是鲜亮好看。不用想,多半是肖鲁一手调教。而餐桌上的茶器和随处可见的瓶花、绿植,也在默默传达主人所钟情的生活质感。“其实,我是一个特别好的贤妻良母,结果歪打正着做了前卫艺术家。”

      以这个家为转折点,肖鲁甚至打算以后往建筑、家具设计方向有所发展,连意大利顶级家具品牌moroso也有意向找她合作一些设计。“作为设计师,我已经开始接单了,给隔壁的凤凰艺术空间做室内设计。如果我的人生可以重新开始,我愿意选择建筑,建筑是天地间的一个作品,艺术品只是它的一部分。”看来,这个在情感旋涡中涅槃、重生的女性主义艺术家,在多年的失衡与困顿之中,终于找到一片正斜共存并怡然自得的广阔天地。


    photographer:manolo yllera

    stylist:patricia ketelsen

    writer:苏印

    editor:wendy wang

    转载声明:本文内容及图片ag尊龙凯时的版权为《安邸ad》杂志所有,未经正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。
    关注官方
    微信账号

    关注
    安邸ad vip

   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