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·设计大杂烩 brit pop-尊龙凯时app

最美丽的家 ad style  | 2012.10.11

北京·设计大杂烩 brit pop

把人生经历全打包在一起,有新的设计、旧的收藏,也有再改造的作品,着实让人称奇, 而主人ben却形容自己的家只是个“无聊的方盒子”!
编辑 | jovier chien
造型 | patricia ketelsen
摄影师 | manolo yllera

  男主人ben及女主人alex。大幅伦敦地铁画布,是从一次展览上捡回来的,现在挂在门厅正对的地方,还挡上了后面的过道。墙上挂的黄色印刷画为simon morse的“an errauchen-c”作品,右边的柜子装满ben搜集来的小玩意。

  主人: ben,英国人,曾是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工业设计教授,设计师。近两年到中国了解中国文化,在中央美院担任客座教授。他与太太alex在她的故乡台湾认识,这位广告创意界典型的事业女性,经历更是异常丰富,她辗转在北京、上海、新加坡、伦敦等城市工作生活,这已经是她第四次来北京定居了。他们还有一个三岁的女儿bow。

  “无聊的方盒子”,男主人ben这样形容他的家时不自觉地哼了一声。因为是租住,房子的结构、门窗都得保持原样。但当你踏进这个家时,还是会奇怪自己怎么忍不住在这个“无聊的方盒子”里探头探脑、东看西看,甚至为每个角落里的新发现惊叹呢?
  作为工业设计师又曾在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做过十年教授的ben,平时少言少语,一旦说起家里的家具,就会立马打开话匣子……譬如进门正对着的那张用不锈钢锅 碗瓢盆做成的巨型椅子,是ben在北京策划中央美院毕业展时,一位女学生贾蓓蓓的作品“beat chair”。论成熟度、精致度还是舒适度,这把椅子都不是上上之选,却被ben一眼相中,就因为他看到了“中国”在里头。ben之前在英国教书时接触过 很多中国学生。“他们很有创造力,但我更想来北京接触当地的学生,激发他们的创造力,同时也让自己了解到一个真实的中国。”为此,ben下决心来北京学中 文,到中央美院当客座教授,张开每一个毛孔吸纳中国文化。为此他显得乐在其中,他说自己作为一个典型的英国人,虽然说话慢条斯理,骨子里却有叛逆的少年情怀,曾经只身骑着摩托车环游五台山,心里竟有唐吉诃德式的梦想。“其实我的梦想是住在乡下,改造那种四百年以上的老红砖房子,室内一定是现代装饰,还放着 我的作品!”
  一个设计师的家,一定要有一些作品是即兴再创造的。像客厅里房东留下来的吊灯,ben灵机一动在上面覆上白色茧形棉布,再以蝴蝶装饰 点缀,立马有了生趣;又如一旁的茶几,本是父亲家里挂着的雕塑品,他在上头装了一面玻璃就兼得了实用与创意;家里大部分的椅子也都被重新覆上新面料,气质竟然大相径庭。当我们正意犹未尽地看着这些创意时,ben又搬出了家中最有意义的宝物:“这是我爸爸为我们三兄弟做的狮子雕塑,它在我心中贵比埃及的狮身人面像!”原来,他骨子里的设计基因正是遗传自雕塑家爸爸,而有了情感联系的作品自然最为动人。
  餐厅的后侧是ben最常待的书房:一张 philippe starck设计的mi ming椅子,为整个空间带来现代与古典共存的中国明式设计元素;而书房里其他的柜子、书桌、椅子,则全是圣马丁艺术学院淘汰掉的旧家具。“桌面上还有美 工刀划过的痕迹,当年我教书时苹果出的第一部电脑主机也在这里,这些老家伙让我想起从前在英国教书时的欢乐,那时真开心啊。”或许与英国人特有的“守旧” 情怀有关,每次策展之后,ben的家里总会多出一两件小玩意,比如运输用的集装箱、一次展览上特别印刷的伦敦地铁画布,都成了家中有趣又有记忆的装饰。现 在这张伦敦地铁画还被挂在家中的走廊前作为遮挡,有时候ben顽皮地拎起自己的皮革公文包,夹着雨伞,假装抓住地铁画上的扶手,“好像我还是每天赶早班地 铁去圣马丁上课的模样”!
  若要生动地形容这个家的混搭风格,那它真是实至名归的“设计大杂烩”。ben对这样的形容非常满意:“我不喜欢去定义一 个风格,更不喜欢为家设定一个中规中矩的主题。”只要家跟里面住的主人有关,有爱、有趣、有回忆,这就足够了!但在这个前提下还能让它更美,这恐怕也是 ben这样的人物才有的底气!“因为它们都是我人生经历的一部分,有那么美的经历,怎会有不美的家呢?”

转载声明:本文内容及图片ag尊龙凯时的版权为《安邸ad》杂志所有,未经正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。
关注官方
微信账号

关注
安邸ad vip

网站地图